在澳大利亚,有一所体操学校,每日傍晚训练结束时,常见家长陪着光头、赤脚、只穿背心短裤的宝宝从学校里出来,尽管寒气袭人,但很少见家长为宝宝拎鞋、戴帽、披衣。“澳大利亚人养宝宝很‘粗’!”这是我们亚裔父母见面时百说不厌的话题。
在澳大利亚,有一所体操学校,每日傍晚训练结束时,常见家长陪着光头、赤脚、只穿背心短裤的宝宝从学校里出来,尽管寒气袭人,但很少见家长为宝宝拎鞋、戴帽、披衣。“澳大利亚人养宝宝很‘粗’!”这是我们亚裔父母见面时百说不厌的话题。
“粗养”就是不为宝宝刻意制造精心呵护,不为宝宝提供过分温暖和享受的环境,不用父母的代替包办取代宝宝感受生活、接受磨难和品尝挫折的机会,而是将宝宝当作伸缩性极强的生命,培养他们与生俱来的自强和跋涉本能。“粗养教育法”中长大的宝宝,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、不怕苦难、忍受挫折和勇敢搏击的“雄鹰性格”,具有较高的社会情商和挫折商。
“粗养教育法”要是放在中国,肯定会遭到家长和社会的强烈反对,认为“父母太残忍、不人道”,不懂教育法则,不考虑宝宝的感受力。我们的“细养教育法”,父母用细腻思维将宝宝成长中的暗流险滩等阻碍都好心“扫除”了,用精细想法将宝宝能够忍受苦难的机会都铲除、剥夺了,宝宝的成长营养成分只有“细粮”和营养丰富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等,而缺乏黑色食品、绿色食品和五谷杂粮的滋补,造成营养结构失衡,形成人格缺“钙”,性格缺“钢”,事业缺“铁”,不具备竞争力和战斗力,干事情都畏首畏尾,谨小慎微。
“溺爱宝宝根本不是爱,而是一种软暴力,实质是不把宝宝当成一个真正的人”。让宝宝暂时苦一点,这不是错,而是一种智慧,为宝宝创造敢于拼打的“粗放艳阳天”,人生才有更开阔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