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庭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,家长们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到宝宝身上。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。可是,您曾想过,在这样的心态指引下我们的宝宝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呢?
很多家庭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,家长们把所有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到宝宝身上。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。可是,您曾想过,在这样的心态指引下我们的宝宝会承受多大的压力呢?婴之杰早教联盟的幼教专家称,许多宝宝前途的丧失 ,往往不是败在宝宝自己手里,而是败在家长的手里。
对此,一位着名的幼教专家总结了使宝宝变笨的十个“高招”,这十招是很多家长在不自觉中经常使用的。天下没有笨宝宝 ,只有笨父母!对照十个“高招”,看看我们是合格的父母,还是不及格的父母?
使宝宝变笨的十个高招
1.过分苛责;
2.处处干涉;
3.追求完美;
4.看重高分;
5.父母不和;
6.不准发问;
7.事事代劳;
8.限制游戏;
9.鼓励听话;
10.拔苗助长。
婴之杰早教专家解读
有觉察力的爸爸妈妈会以同理心、聆听等适时回应宝宝,没有觉察能力的妈妈爸爸可能每天都在使用无效的沟通方式: 指责、超理智、打岔、讨好等,一点点一滴滴地把天使一样的宝宝变成笨宝宝。
追求完美、看重高分、过分苛责、鼓励听话、拔苗助长几招把“驱迫令”加入宝宝的心灵;不准发问、限制游戏、处处干涉 、事事代劳把“禁止令”加入宝宝的心灵;父母不和使宝宝心灵无力,缺失爱的支持和灌溉,宝宝会迷茫、沮丧,失去活力、 创造力、主动性,甚至感觉“活着没意思”。
宝宝的需要很简单:第一需要是有爸爸妈妈,第二需要是爸爸妈妈相爱,第三需要爸爸妈妈爱自己。这三个需要得不到 满足宝宝就会出问题。把宝宝当做宝宝来看待、来爱,给他(她)一个温暖的、充满爱的家,而不是把他(她)当成能满足 父母希望的工具,更不要让宝宝实现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理想。宝宝是他(她)自己,不是我们的复制品。
问题宝宝出自问题家庭,健康家庭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宝宝;宝宝是父母的镜子;父母可以是宝宝的榜样和动力,也可能 成为宝宝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!